一個很神奇的體驗
中一奔鹿的大人小孩一起挖土、割草、踩泥巴,最後做成一塊一塊的土塊
原來土角厝的磚就是這樣做出來的。
團集會影片記錄
1.
大水池(水堀)挖土,水堀淤積的土黏性好,是做土角厝泥磚(土埆)的原料,也順便可以清淤,先人智慧真不簡單。
水堀中開滿了紫花藿香薊
大人、小孩開始奮力挖土
一個接一個,還要把土搬到庭院前
2.
割稻草,但這個季節已經沒有稻草可以割,所以用路邊隨手可得已乾枯的禾本科植物野草取代。草當介質攪拌在土裡讓土塊更扎實緊密的黏在一起,是讓土塊可以成型緊實的秘訣。
3.
踩踏、搓揉,把紅土跟乾草混合加水踩踏,就像揉麵團似的,踩到有彈性、有黏性即可。
4.
土埆塑型,木製的模板先沾水,四周抹上粗糠,之後好脫模,也在地上撒上粗糠,一週後翻面比較好翻。
先在地上撒上粗糠
模板上也要
開始用力夯土吧!
5.
土埆脫模,手腳併用,用力把黏土夯實之後脫模。
在大肚山的紅土排水性好,水堀蓄水對於農作亦顯重要。水堀是大肚山上早期先民的泉源,而土埆是先民的智慧/土埆厝冬暖夏涼。
2019.02.16中一奔鹿在大肚山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